close


遊客造訪吳哥遺跡大多以大吳哥城為第一站,我們自不例外,檢查哨前嘟嘟車、VAN承載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,頂著熾熱的太陽,排隊辦理三日券展開吳哥之旅...



大吳哥城 (Angkor Thom)又名吳哥通,由闍耶跋摩七世所建,涵蓋面積9平方公里是9世紀至15世紀高棉帝國最長久的國都。此次造訪大吳哥城的遺跡有巴戎寺(Bayon)、巴本宮(Baphuon)、古皇宮(Phimeanakas)和鬥象台(Elephant Terrace)等。








大吳哥城共有五個城門皆由石頭砌成,各城門均有大道直通中心的巴戎寺,據說大吳哥城可住百萬居民,其規模 之大超過羅馬古城。五個城門中又以南門保存及修護最為良好,其宏偉的外觀,頂部雕刻著四面佛像,據 說此乃高棉國王闍耶跋摩七世將自己神格化之象徵。南門前有護城河,左右兩側各有54尊石雕像,左側為善神(天神) 、右側為魔鬼 (阿修羅),雙方以神蛇 (NAGA) 之身體做為巨纜展開拉鋸戰,象徵自古以來善與惡之對抗,此為印度史詩中 「乳海翻騰」之代表。







巴戎寺 (Bayon)又名巴揚寺或百因廟,由54座四面佛塔所構成,代表當時國王統治的省份,兩百多尊佛頭像象徵佛光普照大地, 石塊堆砌的佛頭像歷經悲歡歲月;時空更迭,面容敦厚而沈穩;抿嘴淺笑亦不失威嚴,在光影穿梭中展現非凡的氣度,有「微笑的高棉」之美譽 ,是遊客們至吳哥朝聖必訪景點。行走其間彷彿置身天神的國度,巧奪天工之建築藝術令人驚歎不已!





巴戎寺另一為人稱道的是敘事性的淺浮雕,一道道石牆刻劃藉當時吳哥百姓的生活、戰鬥場面、國王出巡等情景栩栩如生, 導覽人員忙著破解浮雕中的奧秘,帶領遊客走入時光隧道...







巴戎寺殘留著石柱和石壁雕刻,在迴廊的一隅,驀地發現婀娜多姿的仙女雕像靜靜佇立,巧笑倩兮,美目盼兮的刻紋依稀可見...









巴本宮(Baphuon)是11世紀所建,獻給印度教濕婆神的國廟,規模非常龐大,這是一座須彌山廟,由三層須彌台構成,目前正在整建中未能入內參觀,僅能沿著架在圓柱上的參道踱步,想像其昔日風華...









吳哥古皇宮(Phimeanakas)是蘇利耶跋摩一世改建成為須彌山式印度教寺廟,三層長方形須彌台重疊成金字塔形 ,象徵須彌山,各層須彌台的四角裝飾著獅子或大象。須彌台由紅土磚塊壘成,有陡峭的台階連通上層,雖然另搭建木梯但行走其上仍然戰戰競競... 。1295年隨元朝使團出訪真臘國的周達觀敘述,古皇宮的金塔是國王的寢宮,高棉國王每夜必到金塔中與九頭蛇精同寢交媾, 九頭蛇精為女身,控制國土的土地,此傳說在吳哥當地流傳著...









鬥象台(Terrace of Elephants)是古時高棉皇帝舉行慶典儀式之場所,同時也是國王的閱兵台,吳哥時期每年都會舉行盛大鬥象大會, 搏鬥中脫穎而出的大象才成為國王的坐騎,週邊的圍牆上雕有許多大象和印度教的神像,有些雕像到目前都保存完整,可以看出當時的工藝之美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abri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